...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
CIETAC South China Sub-Commission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国际仲裁在解决经贸纠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广国际仲裁知识,提高公众对国际仲裁的认知。


(活动现场)
  2023年11月16日,国际仲裁走进校园——暨南大学法学院专场活动在广州顺利举办。本次专场活动由贸仲华南分会及暨南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旨在加强大学生对国际仲裁的了解,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国际仲裁事业,为我国国际仲裁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本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吸引了250余名学生参加,全场座无虚席,现场气氛浓烈。贸仲华南分会秘书长李云、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郭宗杰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活动由贸仲华南分会秘书长助理张晓宇主持。

(贸仲华南分会秘书长李云致辞)
  李云秘书长首先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辞。李云秘书长从贸仲历史沿革、举办国际模拟仲裁赛事“贸仲杯”、与高校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等方面介绍了贸仲及贸仲华南分会的发展情况。她强调,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作为解决跨国争端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她鼓励同学们以“贸仲杯”等模拟法庭比赛为起点,积极投身涉外争议解决领域,为国际仲裁的发展贡献力量。

(暨南大法学院副院长郭宗杰教授致辞)
  郭宗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欢迎贸仲携国际仲裁走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暨南大学,该系列活动十分贴近学院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们了解国际仲裁程序的需求。暨南大学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百年名校之一。法学院既需要充分发挥暨南大学百年积淀的优势,更需要与时俱进,与贸仲等实务部门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希望双方能够加强互动、共同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事业做出贡献。

(徐三桥仲裁员发表主题分享、曾颖律师与谈)
  随后,贸仲资深仲裁员徐三桥以《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概览》为题发表主题分享,并由特邀嘉宾汉坤律师事务所顾问曾颖作为与谈人分享国际商事仲裁实务经验。徐三桥仲裁员首先从概念出发,对“涉外仲裁”“国际仲裁”“境外仲裁”等不同概念作出区分;两位嘉宾通过对国际主要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比较分析,共同为与会同学介绍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并分享在处理国际仲裁案件中所获得的实务经验及见解。

(圆桌分享环节)
  在圆桌分享环节,贸仲华南分会副秘书长金曦、曾颖律师、暨南大学模拟法庭教练徐奇、“贸仲杯”参赛队员林熙宁同学围绕“从模拟法庭到国际仲裁”话题,就参与模拟仲裁庭比赛所带来的个人成长收获、职业发展,以及模拟仲裁庭庭前准备、庭上表现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分享,并就同学们所关心的校园模拟法庭和实务上的商事仲裁的区别,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商事仲裁员和涉外律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以及选择国际仲裁的未来职业方向等问题悉心作答。现场氛围热烈、干货满满。

(交流互动环节)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鹏总结发言)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贸仲仲裁员郭鹏对活动作总结发言。郭教授讲述了自己成为贸仲仲裁员的经历,并表示本次活动对于鼓励学生了解争议解决业务尤其是国际仲裁实务起到重要作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次活动成为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贸仲继续深化合作的开端,在未来共同举办更多的合作活动,培养涉外人才。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戴霞教授表示,习总书记强调,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应当挺在前面,暨南大学应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商事调解更高的权重。粤港澳大湾区是最适宜培养涉外人才的地理区域,本次活动在同学们的心中已埋下一颗种子,希望这颗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启发同学们通过努力成长为国际仲裁所需要的人才。

(现场合影)
  新时代面向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建设,需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未来,贸仲华南分会将继续深化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关系,将"国际仲裁进校园"活动推向更多的学校,搭建好青年法律人交流与服务平台,为我国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促进涉外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